张官营模式的启示
在昆明,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张官营的名头都很响亮。张官营曾经是著名的二手货交易地,“旧货市场”的代名词。它的拆迁改造受到高度关注。如今张官营作为昆明首批城中村改造实施项目之一,首个城中村回迁安置房的落成入住,成为了政府、群众、企业三赢的民生工程。其“先安置、先搬迁、后拆迁”的创新模式,起到了昆明城中村改造的榜样和示范作用。
在张官营村的改造中,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,采取“先安置、再搬迁、后拆迁”及公益项目先行的运作模式,保证了村民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有房可住。做到了取信于民,拆迁速度最快、回迁安置房启动最快、村民支持率最高。先安置、后拆迁的模式,得到了社会、特别是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。
张官营作为昆明首批城中村改造实施项目,按照“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”原则,严格参与企业准入条件,通过比选,让具有资质、实力、讲诚信的企业参与到项目改造中来,发挥引领作用,以此确保村民回迁安置房的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的推进。通过创新模式,张官营城中村改造实现了零上访、零投诉、零加层、零强拆的“四个零”记录,成为全市城中村改造的样板。企业的优质投入也得到了优质回报。
“张官营模式”告诉我们,把城中村改造真正做成民生工程,不是简单的拆房子,而是做人的工作,让城中村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。这是一项改善本地区的人居环境,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的重大政治任务。要始终以造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,设身处地为居民群众着想,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民众所愿,房屋拆迁坚持依法办事,各个环节坚持公平公正,尽最大努力满足居民的所思、所需、所盼。想问题、做决策、定政策,始终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,尊重民意、体恤民情、倾听民声,综合考虑现实需求、承受能力等各种因素,尽最大努力让利于民,赢得了群众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。
“张官营模式”充分证明,昆明城中村5年重建工程是改善民生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“民心工程”、“民生工程”、“幸福工程”、“德政工程”,使这一城市建设管理的难点变成城市发展的亮点、市民关注的焦点,变成经济发展新的投资热点。按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标准,科学、有序地完成城中村旧村拆除和新区建设的“有形改造”,实现城市一体化管理,通过无形和有形的改造,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文明社区。
回迁户心声
张红梅:过真正的城市生活
“眼看着30多层的新房子一天天盖起来,我们从不放心到放心,到现在充满信心,相信我们不久就能过上真正的城市生活。”在张官营出生、长大的张红梅说,以前的张官营不仅卫生状况不好,由于外来人口多、人员复杂,治安也得不到保障,还被辖区派出所列为重点整治区域。“脏、乱、差变成卫生、清洁、漂亮,住进新小区的激动不言而喻,就在旁边的小学、幼儿园不仅为我们的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资源,也是房子升值的一大保证。”
余桂珍:住小区仍能唱花灯
昨日,村民余桂珍和张官营妇女文艺队其他老友一起表演了花灯剧《姐妹一起看新房》和藏族舞等节目。趁着等待上场前的一点时间,余桂珍高兴地告诉记者,“我们一起排的新花灯剧《姐妹一起看新房》,就是表达我们看见新房子的兴奋心情。以后搬进新小区,我们这帮老朋友还是可以继续唱花灯,练舞,快活又方便。”
龙秀梅:有保安的放心日子
操心多,脏、乱、月月催房租、人杂、治安差,说起之前打理家里出租屋的日子,龙秀梅描述了以前租房经常碰到的一些小麻烦。龙秀梅今年42岁,在张官营城中村改造前,她在村里边做小生意边管理家里的出租房。龙秀梅说,现在的小区干净、漂亮,新房明亮、宽敞,这些都让她很高兴。而她更放心的还是,今后可以过上有保安的放心日子了。
多方共赢工程
——访市政府副秘书长傅希
张官营模式究竟有何代表性,它将为昆明城中村改造带了什么启示,就此记者专访了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傅希。
傅希说,2008年昆明市委、市政府下了最大的决心,拿出了最大的魄力,在全市全力实施城中村改造。这项工程实施以来,得到了省委、省政府和国家部委的关心和支持。各级相关领导对工程的推进都付出巨大的努力,各级单位和相关参与企业也做了很多工作。
据傅希介绍,昆明336个城中村中,目前已有128个城中村的改造规划方案通过审批;102个城中村已进入拆迁阶段;5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主体建设已经开工;张官营回迁安置房已经交付村民使用,上庄、老李山、任旗营等城中村的回迁安置房也将于今年年底交付。
昆明城中村改造推进两年来,昆明市委、市政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,统一规划、统筹布局改造项目,尊重群众意愿等一系列基本原则,让这项工作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、支持和信任。
对于“张官营模式”给昆明城中村改造所带来的启示,傅希认为,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全新的工作,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,因此各个区政府、各改造项目都是在工作当中不断探索和总结,在此过程中,各区政府、各改造项目也探索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和路径,比如说,张官营城中村改造实施的“先安置、先搬迁、后拆迁”的改造模式,是首个见到成效的城中村改造范例;而目前,这一模式正在昆明其他很多城中村改造中进行借鉴和推广;再比如,五华区要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必须解决就业、社会保障等问题,这是城中村改造“有形改造”和“无形改造”相结合的模式,这些模式都是两年时间里的探索和总结。接下来,还将继续探索和总结新的有效可行模式和方法,并将其固化向全市进行推广。
傅希说,城中村改造最终应该是一项多方共赢的工程。城中村改造工作本身就是在政府的主导下,和企业、村民三方的互动。因此通过改造的实施,政府利益是解决民生问题,解决老百姓安居的问题,提升城市居住品质,改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;比如通过规划控制、规划审批,将改造片区按照国家部委办的要求,把需要配建的学校、社区办公用房、生鲜超市或建设的绿地等规划一并考虑,这些市政公共设施将与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同步建设,在建成后由政府交付市民无偿使用;于企业,他们通过参与城中村改造来回报社会,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获得合理的利润;而对于广大城中村村民而言,原来的旧房改造成了现代的商品房住宅小区;村民变市民,思想观念转变;就业、社会保障得到有效解决,整体生活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。
傅希说,城中村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利益主体多、涉及面很广,同时群众对于这项工作的要求和希望非常高,因此改造进程必将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。但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市区和街道等各级部门都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将这项工作更好地推进,为昆明的城市建设和更新,为新昆明建设和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做出城中村改造应有的贡献。
记者 徐晓俊 刘婷婷 (昆明日报)
来源:云南网